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9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7篇
人口学   18篇
丛书文集   870篇
理论方法论   198篇
综合类   4689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372篇
  2010年   370篇
  2009年   521篇
  2008年   733篇
  2007年   1133篇
  2006年   862篇
  2005年   548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医生的天职是治病救人,医生同患者之间彼此信任、和谐友好的关系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前提。但是近些年来医患之间矛盾不断,医患纠纷事件频发。这个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牵涉到医疗方面的问题,而是已经上升至整个社会层面的问题。引起医患矛盾产生的因素有很多,对这些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的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能够基于EAP视角对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先秦法家在与儒家“礼治”的争论中提出“法治”思想,并与战国时期富国强兵的国家策略结合,变法图存的“法治”实践此起彼伏。其中最为成功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秦国由此迅速崛起并最终吞并六国,建立起统一的封建国家。秦帝国的建立是“法治”思想和实践的里程碑,大秦将集权专制和“法治”相互糅合,将法家重刑思想发展到极端,走向了崇尚暴力和滥刑滥杀的野蛮恐怖境地,导致天下怨叛,秦王朝二世而亡,君权至上最终将法治引向了集权专制的死胡同。  相似文献   
3.
堪称伦理思想者,当有指认依据在。以梁漱溟为例,提出伦理思想的三个指认依据:一是基本稳定的形上基础;二是相对系统的伦理主张;三是较为广泛的实际影响。只有坚持论从史出,我们才有可能靠近历史人物伦理思想的历史真实和价值真实。  相似文献   
4.
试论构建和谐的市场主体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市场主体之间不再是相互对立、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我国改革过程中,各市场主体之间形成了平等相处、公平竞争、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和谐关系。当前,消除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障碍,赋予其真正的平等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完善、构建和谐的市场主体关系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林业是和谐社会公平的体现及其理论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思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理念,和谐思维的形成需要观念的转变,这种观念的转变应从林业开始。自从林业的经营理念从过去的以木材生产和经济效益为主转变为追求环境保护和生态效益,林业就成为中国目前最早和最全面地投入到构建和谐社会的行业部门。林业的这种转变促进了传统思维向和谐思维的转变,所以,无论在思想层面上还是实践过程中,这种转变使得林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重要的先锋作用。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从时间、空间、制度3个方面体现了这种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6.
面对新的实践和时代,江泽民同志提出了文化创新思想;这一思想涵盖文化创新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主体力量、动力源泉、根本途径、战略重点和判断标准等丰富内容;这一科学体系呈现出实践性、时代性、战略性、开放性等鲜明特征,对新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均离不开创新活动,尤其是“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提高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8.
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载体,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前提。人与自然和谐可以减少或消除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口膨胀导致的各种社会矛盾。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该文从转变思维观念、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公民素质、培养生态人格,合理利用资源、实施生态补偿,健全法律法规、保护资源环境,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五个方面来探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在享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丰硕成果的同时,正遭受到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的严峻挑战。当前保护自然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既是人类面临的重要伦理道德问题,也是我国必须正视的重大现实课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积极吸收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理念、珍爱生命的生态人文精神、物人平等的生态伦理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取向等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关于人类来自于自然又依存于自然、人与自然具有相互影响与和谐统一关系的思想,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人类社会延续提供了重要物质保障的论述,关于人既属于自然界又是自然界长期演进的产物、人类必须尊重自然、绝不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的观点,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指导。当代中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积极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引,吸收借鉴我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积极成分,在新时代的历史境遇中采取切实可行的科学路径,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完善生态环境立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根本保障;二是倡导生态环境民主、提高民众参与意识,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合力;三是提升政府生态服务能力、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基础;四是优化国土资源开发、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本前提;五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借鉴学习,为共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创造重要条件,真正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北京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电视公益广告《榫·卯感悟传统传承文化》入手,对公益广告在主题创意方面的推陈出新和在艺术表现形式方面的鲜明特色,以及艺术表现形式对主题的成功互动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典型案例,对新时期电视公益广告创意提出四点建议:电视公益广告必须提高政治敏锐性,紧扣时代主题;要以人为本,抓住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要不断创新艺术表现形式,让人喜闻乐见;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